由蜘蛛網聯合全國眾多紙媒共同發起的“紙媒不老 變革前行”公益活動自5月27日正式拉開帷幕之後,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就掀起了一場關於紙媒未來何去何從的大討論。在互聯網時代的大環境下,紙媒行業究竟是已經步入暮年還是養精蓄銳,整裝待發?針對這個問題,蜘蛛網CEO楊明秋提出了“紙媒不老 變革前行”的觀點,並且迅速在媒體圈發酵,引發了一場大討論。在不少紙媒看來,這場公益活動對紙媒的未來指明瞭方向。
  2013年年底對於紙媒行業來說是心寒的起點。隨著《新聞晚報》的休刊,休刊風潮開始在紙媒行業盛行,不斷有紙媒接二連三做出了休刊的選擇。在這種狀況下,紙媒被不少人唱衰,甚至認為已經到了暮年期,走在徹底消亡的邊緣。不過蜘蛛網的CEO楊明秋卻在這種普遍的論調中逆風而行,率先發表論文,對紙媒將死的論點進行了駁斥。楊明秋認為,雖然新媒體在互聯網時代具有壓倒性優勢,但紙媒的內容生產資格仍然具有壟斷性,“我國目前媒體管理的法規仍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,新媒體包括門戶網站、自媒體總體而言沒有新聞內容生產資格,只能轉載。這也是自媒體潛在的一個危機,即當自媒體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社會媒體時,官方如果用現有的媒體管理規則去要求自媒體,那麼自媒體現有的優勢將極大削弱。”在楊明秋看來,紙媒是具有內容生產的專業隊伍,問題在於由於機制的原因,紙媒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沒有得到發揮和考驗,“事實證明,這些人在新的機制下,他們的能力反而得到了發揮。最後不得不提的是紙媒的權威性和品牌影響力。對於紙媒來說,這些獨特的優勢還能保持三到五年的時間,時間仍在紙媒手中。”擁有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、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博士後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等眾多頭銜的楊明秋在文章中同時指出,紙媒在尋找新的盈利模式基礎上降低成本,細化市場,並且進行開放合作是變革的根本。在變革之後,紙媒行業的未來還是相當被看好的。
  伴隨著楊明秋的論文,“紙媒不老 變革前行”大型公益活動也正式拉開帷幕。諸多紙媒紛紛參與到活動中,並且進行了一場大討論。《中國經營報》不僅通篇發表了楊明秋的論文,報紙的副主編韓曦晨通過微博指出,公眾對資訊的需求沒有減少,企業對關註度的需求也沒有減少。傳統媒體、新媒體在滿足這些需求上各有強弱,只要能順勢謀變,打破“藩籬”,就都有機會,而紙媒(傳統媒體)因過往的“守勢”,現在則更有行動空間。《中國經營報》編委於東輝也發表微博參與到討論中,於東輝認為,真正打敗紙媒的不是互聯網,而是互聯網文化,“故此傳統媒體文化顛覆之日,便是自己復生之時。和自然界的生命一樣,傳統媒體也自然會找到自己的那條生路。”《證券市場紅周刊》的相關微博也指出,紙媒是媒體發展的一種時代形式,這種形式固化了一部分媒體人的思維方式。在變化的時間中面對互聯網的衝擊,紙媒的思維方式進行變革就可以成功轉型,紙媒不老變革前行,核心在於思維。當然,在這場大討論中也不乏觀點犀利者。《壹讀》主編林楚方就認為,內容製造者參與“紙媒死不死”的討論沒有意義。在他看來,這樣的討論應當留給造紙廠和印刷廠,“互聯網那個是多好的機遇,他讓內容生產者有了更廉價的傳播介質,又有辦法看到用戶在哪,能把用戶數據化。”
  來源:21CN生活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為紙媒指明方向 紙媒行業公益活動引發大討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hmrgn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